我公司生产的“宝泉”牌电热板采用铜镍合金丝和碳纤维发热,使用特殊成型工艺制作 ,高温状态下永久不变形,有优越的抗腐蚀性能,表面升温快且均匀,使用安全可靠。为您创造一个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健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宝泉”牌玉石保健床垫由碳纤维线或硅胶发热线和天然玉石科学结合而成,是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宝泉商标,并通过辽宁省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获得玉石电热褥垫生产质量和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由中国天安保险公司提供产品质量责任保险。
玉石养生的机理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玉石能产生特殊的“光电效应”,聚焦蓄能,形成“电磁场”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功能更加协调地运转。同时,某些玉石尚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当光点对准人体某个穴位时,仿佛针灸一般刺激经络。佩戴玉手镯,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祛除老人视力模糊
锗石床垫,根据所采用的有机锗片大小和做工的不同(六角型或圆形),有数百片到数千片不同的数目,外侧采用受热不变性的高革加工定型,中间用胶粘或者网纱将锗片固定于床垫皮革上,双温双控,温度可以随意调节。
砭石床垫具有极宽的红外辐射频带,其波谱向极远红外方向能扩展到22μm。经插电加热后,人体与砭石床垫大面积的接触,泗滨砭石床垫产生的特有能量场作用于人体,可以行气血、通痹气、祛风湿、融筋骨。
岫玉“扬名”太空一颗小行星起名“岫岩玉星”
发布时间:2012-12-10
2006年9月30日,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会堂红毯铺地,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岫岩玉星”的命名仪式在这里举行。仪式上,岫岩县委书记刘国秀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每一天当我们仰望夜空时,每一个岫岩人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牵挂、一份感动,因为在浩瀚的夜空中,有一颗星离我们最近,和我们最亲,她就是“岫岩玉星”。 “岫岩玉星”究竟是怎样被发现,又是如何被命名为“岫岩玉星”的呢?这还得从10年前的一个无月夜说起。 1996年12月10日傍晚,在位于河北省兴隆县深山中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观测基地,按常规应进行河外星系的深度测光工作,但由于这天是无月夜,天上有云,透明度不好,于是工作人员把观测时间排给了小行星搜寻计划( S C A P)。 S C A P是国内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惟一一个大型小行星发现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陈建生院士的推动和大力支持下,北京天文台观测宇宙学课题组,使用位于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60/90公分施密特望远镜,于1995年5月正式开始了施密特 C C D小行星计划,简称 S C A P。 S C A P是一个以发现小行星和近地小行星为主要目标的观测计划。在全世界100多个有小行星观测的天文台中, S C A P的小行星观测量和获得暂定编号数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3年进入国际排名前5位。 当晚的观测任务由 S C A P计划负责人朱进博士(现任北京天文馆馆长)、研究生郑中原和观测助手李向阳完成。观测结束后,数据处理结果发现:有一移动稍快的天体。第二天晚上,前半夜天气很坏,无法观测,从下半夜2点30分开始,天气开始好转,于是专家们对昨晚移动稍快的天体又拍摄了一组图像。经数据分析表明,这确实是一个移动天体。科研组为其取了个临时的代号: B04613,并将观测数据报送给了设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文台的国际小行星中心,最终,这颗临时代号为 B04613的天体被确认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自此之后,科研组加强了对它的观测,多次“捕获”到它。终于,在主要基于中国国家天文台的观测资料,可以准确定出它的运行轨道根数之后,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1年2月8日正式公布赋予这颗小行星永久正式编号:21313,而且其命名权归属中国国家天文台。 之后不久,鉴于岫岩玉历史久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国家天文台经过由科学角度转为人文角度的考虑,决定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岫岩玉星”,并向国际小行星中心提出了申请。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5年4月7日发布公报通知国际社会:第21313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岫岩玉星”。据了解,从前并没有以辽宁地名和人名命名的小行星,“岫岩玉星”是头一个。这也是目前我国惟一一颗以矿产名和地名共同命名的小行星。